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四时温邪的含义范围。温邪的种类及病原学意义。
二、温邪致病的共性和在温病发病中的作用。
共同特点:①温热性质显著;②从外感受;③致病与时令季节有关;④在一定条件下互相影响转化;⑤病位有别。
三、风热病邪及其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的概念、形成季节和条件。(2)风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3)风热病邪首先犯肺的证候。(4)风热病邪的逆传。风热病邪顺传和逆传的证候。
四、暑热病邪及其致病特点
(1)暑热病邪的概念、形成季节和条件。(2)暑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3)暑热病邪径犯阳明的证候。(4)暑热病邪耗气伤津的特性。
五、湿热病邪及其致病特点
(1)湿热病邪的概念、形成季节和条件。(2)湿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3)湿热病邪犯于脾胃的证候。(4)湿热病邪困阻清阳、阻遏气机的表现。
六、燥热病邪及其致病特点
(1)燥热病邪的概念、形成季节和条件。(2)燥热病邪的主要致病特点。(3)燥热病邪首犯肺卫的表现。(4)燥热病邪易伤津化火的特性。
七、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1)伏寒化温病邪的温热病邪的概念、形成季节和条件。(2)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主要致病特点。(3)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致病性强和伤阴重的特点。
八、温毒病邪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
(1)温毒病邪的概念、形成。(2)温毒病邪主要致病特点。
温毒病邪能引起局部红肿热痛或溃烂、斑疹的特点。
九、疫疠病邪及其致病特点
(1)疫疠病邪的概念、形成特点。(2)疫疠病邪主要致病特点。(3)疫疠病邪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疾病播散、流行的特点。
十、温病病因学的实际意义。
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十一、体质因素在温病的区分及其意义。
体质因素对于人体抵抗温邪能力的影响。
十二、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的概念、临床意义。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初起证候和传变的不同。
以风热病邪和伏寒化温病邪所致温病的初起证候表现为例,说明温病有发于表和发于里的区别。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级英语课文翻译复习资料十二
11-262022年浙江自考英语(二)语法及翻译复习资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语(二)串讲笔记:lesson10-13
02-102024年4月浙江自考温病学复习资料:第八章
12-22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06-17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学串讲资料:公共管理学的产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学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12-012022年浙江自考《高级英语》复习资料(13)
09-28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十四
11-292023年4月浙江自考环境心理学复习重点三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