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
感性认识的理性渗透具体表现在:
1、主体理性的价值观念、目的要求影响和制约着感知活动的方向。
2、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和制约着感性认识的深度或水平。
3、感性认识的结果必须借助于理性形式来描述,感性经验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科学知识的构成要素。
人的理性认识也同样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具体表现在:
1、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它将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包摄于自身。
2、理性认识总以一定的语言、符号作为其物质手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唯理论
认识论的一派。与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泉源的经验论相反,唯理论认为理性是真正知识的唯一泉源。唯理论最著名的代表是笛卡尔和斯宾诺莎。他们为反对封建主义的宗教信条的世界观、确立理性及其权利而进行了斗争。
笛卡尔是唯理论的奠基者。他论证了理性的万能,认为真理的标准是理性。唯理论者认为数学是科学的理想,在他们看来,似乎这一种不依赖经验的”纯“科学。笛卡尔认为:正如数学家用智力解决数学问题一样,哲学家也只有用智力才能领悟真理。
据唯理论者看来,感性材料是骗人的东西,我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理解存在物。在我们的心灵中似乎有一种现成的天赋概念。
经验论
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泉源的哲学学说。有唯心的经验论,也有唯物的经验论。唯心的经验论(贝克莱、休谟、马赫、阿芬那留斯等等)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否认物质自然界是经验的基础。唯物的经验论(培根、霍布斯、洛克、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自然界是感性经验的基础。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学复习重点(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反馈
08-292022年浙江《组织与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09-22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学复习笔记第四章
09-142023年4月浙江自考环境心理学复习重点三
11-182023年4月浙江自考知识产权法复习资料: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04-142023年浙江自考劳动就业概论复习资料:劳动概述
02-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Jane Austen
12-0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有限效果论
08-3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学复习笔记:情绪情感的功能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