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广告理性诉求的需要基础
广告的理性诉求:是基于商品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
产品概念的涵义:附加产品、核心产品、有形产品
一、附加产品包括:安装、送货和信贷、保证、销售后服务
二、核心产品包括:购买者所追求的利益
三、有形产品包括:包装、外观、式样、质量、品牌名称
USP理论是由“瑞夫斯(R.Reeves)提出来的。意思是”独特的销售主张或销售点“。
制约理性广告效果的因素:
一、有关商品的因素
1、同质化程度
2、商品的购买风险水平
3、商品的吸引力
二、有关消费者的因素
1、消费者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2、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
3、消费者的购买预期。
4、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点。
需要、动机与消费行为
需要: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消费者的行为,总是以需要为中心的。需要正是人类活动的基础。
动机:动机可以定义为推动有机体寻求满足需要目标的力。
动机冲突表征为几种型式:
1、双避式
2、趋避式
3、双重趋避式
人类基本需要的分类:依据需要的起源,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或心理需要)”两类
该需要项目单中,对消费行为经常起作用的有:
1、成就
2、获得
3、公认
4、显示
消费者的需要与广告诉求:
1、广告诉求与优势需要
2、广告诉求的变换与动态需要
3、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兴趣
4、根据竞争对手的广告诉求选择适当的广告拆求点
失谐理论:
它是“费斯大林庭格”1957年提出的。该理论述说,人们对于一个对像形成新的态度时会有下述倾向:使新的态度与原有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相一致。如果感到的新信息与原有的了解、信念或态度不一致。那么,就会体验到失谐并由此产生态度的改变,或者说,引起消费者寻求解除这种不愉快的失谐。
第八章 广告的情感诉求
情绪和还必须感的两极性
普拉特契克(R.Plutchik)曾经设想把各种情绪概括成三个基本特性:
1、强度
2、相似性
3、极性
高级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情绪的三因素学说:是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
广告诉求中常见的情感维度
1、亲热感
2、幽默感
3、“惧怕”诉求
4、美感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资料: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03-0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复习资料: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方针
05-16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
12-06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复习笔记第五章
09-19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九章复习资料
10-31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30年代文学小说创作
09-24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复习笔记: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论幼稚师范教育
06-05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解放区文学概述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