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咨询热线

15700080354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大学语文(专)复习资料:议论文(二)

时间:2023-01-13 09:01:41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以下自考复习资料均由浙江自考网整理并发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浙江自考报名、考试、成绩查询、毕业、历年真题、常见问答等相关信息请关注浙江自考网,获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二、议论文单元课文学习要点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写作背景:这是邓小平1984年6月会见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代表时的谈话。

2.课文要点

(1)中心论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心论点是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的:①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必须执行改革、开放的。

其中①“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从三个方面阐发的;a.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独立和统一;b.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会产生贫富差距过大的两极分化;c.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本世纪末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实现不了。

②“中国必须执行改革、开放的”是分两层阐发的:先谈农村,再谈城市。

(3)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论征方法。在论证“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时,三个方面的阐发都采用了对比论证:

a.如果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独立和统一;

b.如果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会产生贫富差距过大的两极分化;

c. 如果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本世纪末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实现不了。

以上三个方面均采用“如果……就……”句式,假设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会怎样,这就与在面论证构成对比。

在论征“中国必须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时也采用了对比论证:以三十几年的反面教训,即闭关自守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与正面论证相对比。

(4)论据类型:①假设性论据,②性论据。

以上采用“如果……就……”假设句式的论据均为假设性论据。

以我们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的、失败的教训做论据的,为经验性论据。

(5)修辞手法:设问。

本文运用的最多的修辞手法是设问。其作用是①使问题明确,②观点突出,③增强了表达的力量,④也使谈话方式显得更生动。

(二)《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

课文要点:

(1)文章体裁:本文是一篇社论。

(2)中心论点:江泽民同志所归纳的这64个字,全面概括了新时期的创业精神的基本内容,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我们要很好地领会和贯彻。(这是对江泽民同志归纳的64个字的总体评价)

(3)论证方法:完全归纳法。

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人们通常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即不可能也不必要举尽所有个别性事例。本文运用的是完全归纳法,即一般恰是个别事例的总和。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八个方面对泽民同志归纳的64个字加以分解和阐释,结论便是这八个方面的内涵与共性的全面概括,这即完全归纳法。

(4)本文特点:本文作为社论,体现了社论这种文体的特点:①观点鲜明,②层次清晰,③语言准确、简洁、明了,④较多地使用判断句,⑤极少使用修辞手法。

(5)课文内容中的知识点:

①创业精神的内涵:

a、创业精神的核心和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创业者应有的精神风貌——艰苦奋斗、知难而进;c.创业者应有的风格——谦虚谨慎、不骄不躁;d.创业者应有的节操——勤俭节约、清正廉洁;e.创业者应有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励精图治、无私奉献;f.独立自主和学习借鉴的关系——学习外国、自强不息;g.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同心同德、顾全大局。

②创业精神的理论重要性: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报名提醒

【考试时间: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务中心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

APP
下载

man
联系
微信
wxlogo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