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成就
1. 早期(1892-99)
浪漫主义作品:《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中的丹柯和鹰和形象概括19世纪末俄国革命者的精神。
现实主义作品:《切尔卡什》等,刻画流浪汉形象。
2. 革命准备时期和革命时期(1900-07)
散文诗《海燕》,采用寓言和象征手法,表现革命人民与反动势力之间进行的激烈斗争,揭露机会主义者和小市民的丑恶嘴脸,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战斗精神。诗中风、云、雷、电象征黑暗的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社会阶层,汹涌的大海象征日益觉醒的革命群众,暴风雨象征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海燕则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是作者歌颂的中心形象。
戏剧《底层》描写一群被抛到生活底层的流浪汉的悲惨遭遇,强烈控诉了黑暗的沙俄社会,向人们揭示了变革社会的不同途径和前景。
长篇小说《母亲》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3. 1905年革命以后到十月革命期间(1908-1917)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反映了一代劳动者成长的曲折过程,表达了人的力量能改变命运的信念。
4. 十月革命后(1917-1936)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被称为是那一时代“俄罗斯精神生活区百科全书”。主人公萨姆金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和命运归宿,概括了俄国民族精神、文化心理,具有典型意义。
二、《母亲》
1. 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母亲》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2. 思想内容
反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全景。作品展示了俄国工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小组的成长,人民群众的觉醒。
3. 尼洛夫娜的形象
起先是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
在儿子影响下,出于母爱自发成为革命的同情者;
儿子被捕后去送传单,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
母亲的转变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的觉醒,显示了革命理论和运动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4. 巴威尔的形象
是一个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型。
“沼地戈比”事件他赢得群众的信赖;
“五一游行”表明他政治上的坚定与成熟;法庭演说说明他已具备高度的理论水平和革命胆略。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导游业务考试重点:第四章
02-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级英语课文串讲笔记十
01-06浙江自考2023年10月《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微管组装
06-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高尔基
12-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等数学(二)》复习资料总论
01-13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学复习重点(七)
08-06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美学》知识点-优美及优美的内涵与特点
09-172022年浙江自考英语(二)语法及课后翻译复习资料(11)
10-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笔记:John Keats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