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封建社会由王侯、长官训诲僚属的下行文种。
2、符——我国古代由唐朝至明朝相沿设置的一种下行公文
3、诺——画诺。是长官批准公文生效的制度。画,为写字动作;诺,为所写文字,意为赞同、应允。
4、指挥——唐、宋特定公文用语。用于概括指称高层上级的下行公文。既可以指称皇帝的“诏”、“敕”,也可以指上级官署的公文。“指挥”虽称上级公文,但并不局限于指某一文种的公文。
5、本寺——该寺。宋代公文中的称谓“本”,有时不是自称,属于特殊用法。
6、者——古代表示公文正文结束的语气词,起截止符号的作用,无实意。
7、词语的词汇义——根据词语通常适用范围以词典规范了的词义。
语境义——根据由行文对象、指称事物、讲话场合或前后文意等所构成的语言环境,经补足或选择后所确定的词义。
修辞义——作者在该文中特别赋予该词的临时义。亦指该词语原本不具备的含义。
8、牌——清朝沿袭明代而正式设置的法定下行公文文种,由各文、武衙门向所辖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性内容的公文。
9、标朱——发文衙署长官用红笔在下行公文上点圈、勾勒或加书文字,以提示要点并显示威严的一种文书处理制度。
10、札子——是宋代中央衙署变异“堂札子”而创设的下行文种。其名称经历了“堂札子——中书札子——札子”的演化,并进而演变为“札付”文种。札——清代从札付文种分化,融汇上级长官行于属下的书札而形成的下行公文文种。谕——清代由长官告晓属员的下行公文文种。
11、画行——我国古代,由下行公文的责任人批准公文生效发出的法定行为。其中,“画”也称“判”,是长官加书批语的动作;“行”,是批语的文字内容。
12、票——清代作为派遣官、役执行任务凭证,或向属下发布命令、指示的下行文种。票银——亦称“红票”,为完纳税金的凭证。后演变为向钱庄、票号兑取银、钱的凭证“银票”、“钱票”。火票——动用各驿站马匹递送紧急公文的兵部凭证性文书。多预印空白,交司员收存,“遇有急需,方可填写。”差票——官府差遣衙役勘察案情、传唤人证、拘押人犯的凭证性公文。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保险学原理》模拟试题五
08-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六十九
1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语(二)》模拟练习题21
05-19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55
05-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犯罪学(一)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上)
03-16自考本科英语(一)巩固练习试题:第三章
08-242022年10月浙江自考生物化学(三)模拟试题及答案
10-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模拟试题及答案(3)
02-2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英语(二)》模拟题及答案5
06-212022年浙江自学考试《审计学》模拟试题(2)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