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自考模拟题均由浙江自考网整理并发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浙江自考报名、考试、成绩查询、毕业、历年真题、常见问答等相关信息请关注浙江自考网,获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12.文化概念
(1)广义: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创造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就是“人化”。在此,文化被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2)狭义: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
(3)符号论
①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从符号学的意义看,文化是人类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②文学在描写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或者本真的自然的时候,作家以自己的诗意的情感去把握、拥抱它们。当作家把这些物质事物写进作品中去的时候,已经属于观念形态或精神状态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本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它已经是一个符号的世界、意义的世界和艺术的世界。例如,杜甫的《望岳》是写杜甫眼中、心中的山,通过对泰山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如果说这首描写泰山的诗是文化的话,那么是属于符号论意义上的文化,即独特的精神文化。
13.文学的文化意义
(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
(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4)憧憬人类的未来。
(5)学习和丰富人类的语言。
14.有关“文学源于社会生活”观点的回答
(1)西汉初年《礼记·乐记》描画了一个艺术产生过程的图式:物→心→乐。
(2)钟嵘提出“物感论”。
(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15.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源泉的原因
(1)文学作品中的一切因素都来自社会生活,文学的题材、主题、情景、人物、情节、结构、语言和技巧等都来自生活或生活的赐予、暗示和启发。
(2)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包含了时代、民族、社会形态、阶级、宗教等复杂关系。这样,文学对自然物的反映,不仅仅是单纯的,而是一种带有意识形态的反映。
21.“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结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更易于被我们理解。
22.“距离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他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
23.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
(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
①获得对对象本身的超越。
②获得“童心”,对传统的陈规旧习和既定成见实现超越。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浙江自考《公文选读》名词解释:官署上行文种
02-242022年10月浙江自考《企业文化》模拟试题及答案(4)
10-13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劳动法》模拟试题及答案31
09-132023年4月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模拟试题十六
11-2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26
05-192022年浙江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模拟试题三十
11-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园林树木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02-182022浙江自考《法基与思修》单选题及答案(361-380题)
07-072023年浙江自考《公文选读》名词解释:上奏文种
02-24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业文化》模拟试题四十六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