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0-46/48
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想弄确实你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证据。
A.这里提出的避免愚蠢见识的一个好办法是什么?
答:这里提出的避免愚蠢见识的一个好办法是发挥“心理想象力”,即设想一下自己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具体到甘地这个例子来说,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自己想到的论据。
B.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法。
C.指出其中表示虚拟语气的词语,说明其表现作用。
答:文中表示虚拟语气的词语有“也许”“如果”“设想一下”等,这些表示虚拟语气的词语,体现了作者谨慎的作风与谦和的态度,这也正是对自己文章观点的身体力行的表现。
37.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7-84/88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箫声?
答:作者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来描写箫声。其中,正面描写从两个角度写:一是描写笛声的哀怨情调,二是描写笛声的细长婉转的声音;侧面描写则写出了笛声的感人力量。
B.这里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答:这里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
C.箫声描写中注入了怎样的情感基调?与文章的下文有何联系?
答:箫声描写注入了作者悲伤地情感基调。
与下文的关系是:因悲伤而探求原因,引发下文关于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哀叹。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应用文写作》模拟试题及答案21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6.4
12-082018年04月浙江工业大学3030301行政管理实践课报考简章
07-232024年4月浙江自考《英语(二)》模拟练习题28
01-162023年浙江自考《服装款式设计》模拟题及答案(2)
02-232023年浙江自考《运输保险》模拟题及答案(4)
02-272023年浙江自考《国际法》模拟题:第5章
03-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业文化》模拟试题四十
02-092023年浙江自考《公安决策学》模拟题:名词解释(二)
03-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国际商法》模拟试题(五)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