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们认识的起点是( )。 A、客观事物 B、社会意识 C、感觉D、理性认识参考答案:C 2. 实践是指( )。 A、人们主观的活动 B、人们的一切运动 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 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 参考答案:C 3.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大学的研究严重脱离社会的需要 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和目的 C、科学发展具有独立的一面 D、人类实践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参考答案:B 4. 概念、判断、推理是( )。 A、个体意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参考答案:D 5. 感觉、知觉、表象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参考答案:C 6. 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会导致( )。 A、诡辩论 B、经验论 C、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 参考答案:B 7. 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会导致( )。 A、唯物主义 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唯理论 参考答案:D 8. “从认识过程的程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这体现了认识论的( )。 A、唯物主义思想B、唯心主义思想 C、辩证法思想D、经验论思想 参考答案:A 9.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 )。 A、说明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B、实质上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论调 C、说明理论有比实践更重要的意义 D、说明理论决定实践 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共同特点是( )。 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B、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 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D、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C 10.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 A、感性认识飞跃和理性认识飞跃 B、从感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C、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 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参考答案:D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应用文写作》模拟试题及答案21
09-212023年4月浙江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题6.4
12-082018年04月浙江工业大学3030301行政管理实践课报考简章
07-232024年4月浙江自考《英语(二)》模拟练习题28
01-162023年浙江自考《服装款式设计》模拟题及答案(2)
02-232023年浙江自考《运输保险》模拟题及答案(4)
02-272023年浙江自考《国际法》模拟题:第5章
03-0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企业文化》模拟试题四十
02-092023年浙江自考《公安决策学》模拟题:名词解释(二)
03-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国际商法》模拟试题(五)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