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2年10月浙江自考考试很快就要开始了,留给考生们复习备考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了,为了更好的帮助到考生们备考,于是浙江自考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10月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60),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快来一起看看下文吧。

点击查看:【2022年10月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汇总】
反映(image,reflect,reflection)概念的演进
三个基本阶段:
1、具体科学概念阶段。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直观反映概念阶段。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反映概念阶段。(何谓“能动反映”?)
•主体性、创造性;选择、建构、创造。
科学的实践概念
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主要特点: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实践是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归根结底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条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客观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的系统结构
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复杂的系统性特征,它本身构成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认识系统,认识系统内含三个基本的子系统:认识的主体系统,认识的客体系统、认识的中介系统,其中,每个子系统又具有各自复杂的结构,又自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成为一种高度有目的地组织起来的功能系统,决定着人的认识的实现与发展。
认识的基本属性
认识系统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信息相互作用为其基本特征,其二是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既具有能动性,又具有受动性,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其三,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除了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外,还包含,渗透着其他多种关系。
1、认识具客观性
认识的客观性,是认识的来自客体方面的属性或客体性,指人的认识总是指向一定的客体并在观念中这样那样地再现客体。认识具有客观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以上就是“2022年10月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资料(60)”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浙江自考信息,如浙江自考解答、自考专业、自考院校、自考备考等,敬请关注浙江自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闻采访学复习笔记四
12-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审计学复习笔记:审计准则
12-132022年浙江自考英语(二)复习资料:语法及课后翻译(16)
10-17浙江自考薪酬管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2章
12-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信号与系统考试重点: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02-242023年浙江自考公共管理学串讲资料:公共管理学的产生
03-022024年4月浙江自考护理学导论复习资料四
12-05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语(二)串讲笔记:lesson10-13
0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实验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三章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