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黄酮类化合物
如何用UV法鉴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查耳酮
带Ⅰ、带Ⅱ两峰皆强 ┌黄酮 带Ⅰ峰位310~350nm
└黄酮醇 带Ⅰ峰位350~385nm
带Ⅱ为主峰、带Ⅰ很弱 ┌异黄酮 带Ⅱ峰位245~275nm
└二氢黄酮 带Ⅱ峰位270~295nm
带Ⅰ为主峰、带Ⅱ较弱─ 查耳酮 带Ⅰ峰位340~390nm
【带Ⅱ(nm) 带Ⅰ(nm) 黄酮类型
250~280 304~350 黄酮
250~28 330~357 黄酮醇(3-OH取代)
250~280 358~385 黄酮醇(3-OH游离)
245~27 310~330(肩峰) 异黄酮
270~295 300~330(肩峰)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
220~270低强度 340~390 查耳酮
230~270低强度 370~430 噢哢 】】
黄酮类·酸碱性黄酮的酚羟基酸性由强到弱顺序是:7,4′-二羟基>7-或4′—OH>一般酚羟基>5-OH
黄酮类·显色反应
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一般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类成分在乙醇或甲醇溶液中可被还原成红色至紫红色,个别的显蓝或绿色(如7、3′、4′-三羟基二氢黄酮)。而异黄酮不显色。此反应可用于鉴识黄酮类化合物,也可鉴识某提取物或提取液中是否含有上述黄酮类成分。
2.四氢硼钠(钾)反应:二氢黄酮的专属性反应,生成红~紫红色,而其它类不显色,故可用于鉴别。
3.钠汞齐还原反应:向黄酮类化合物的乙醇溶液中加入钠汞齐,放置数分钟至数小时或加热,过滤,滤液用盐酸酸化,则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类显红色,黄酮醇类显黄色至淡红色,二氢黄酮醇类显棕黄色。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笔记:报刊、通讯社的国际传播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串讲资料第四章
02-012023年4月浙江自考美学原理复习资料二
11-23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06-042022年浙江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要点(15)
10-28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复习笔记第五章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18世纪文学概述
12-1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笔记:简答题第五章
11-092022年浙江自考《工程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七章
10-25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关系复习笔记第八章:公共关系实务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