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推理
1、条件推理是一种最普遍的演绎推理任务,它描述了“如果……那么……”关系。因此,这种推理能够告诉我们条件之间的关系。
2、简述四种条件推理情境
⑴肯定前件。它是指我们假定“如果……”分句真。这种推理导致正确的结论;⑵肯定后件。它是指我们假定“那么……”分句真。这种推理导致错误的结论;⑶否定前件。它是指我们假定“如果……”分句假。否定前件也会导致错误的结论;⑷否定后件。它是指我们假定“那么……”分句假。这种推理导致正确的结论。
当解决实验室中的推理问题时,我们的背景知识经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平均89%以上的被试使用证实的策略。只有25%的被试选择否定后件这种合适的策略。研究证明,关于合理性的信仰,影响人们是否采用否定后件的方法。
3、证实而不是证伪。
⑴Wason(1968)有关证实偏向的经典实验。Wason所用的材料为四张正方形卡片,每张卡片一面上有一个英文字母,另一面上有一个数字。这四张卡片上的字母和数字要遵循这样一个规则,即如果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的话,那么,它的另一面是偶数数字。Wason要求被试回答,为了查明这个规则是真还是假,需要翻看哪一张或哪几张卡。Wason的选择任务说明了人们在解决推理问题时的证实偏向。人们宁愿尽力志证实一个假设,而不是尽力去证伪。
⑵信封邮票任务,说明了具体的推理问题与抽象的推理问题之间的区别。
他们向被试呈现四种材料,一种是未封口的信封的背面,一种是封了的信封的背面,另外两种是分别贴有50里拉和40里拉邮票的信封的正面。被试的任务是检查寄信人是否违反了邮政局关于“封了的信封必须加贴50里拉邮票”的规定。要求被试应该翻看哪一个或哪几个信封;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被试翻看了那个封了的信封和那个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翻看封了的信封,本质上属于肯定前件,而翻看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本质上属于否定后件。这项实验说明,在“抓住不守法者”这种具体的实际的推理任务中,人们能够自发地应用否定后件这种证伪的推理方法。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国新闻事业史复习笔记:报刊、通讯社的国际传播
12-31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复习资料: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方针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资料: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03-022022年浙江自考公共政策复习笔记第五章
09-19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
12-062022年浙江自考《中级财务会计》复习笔记(5)
08-12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
12-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复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要点(22)
10-282022年浙江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九章复习资料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