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
远古社会时期教育的四个发展时期:前氏族社会发展时期、母系氏族发展时期、父系氏族发展时期、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
一、前氏族社会发展时期的学前教育
为了抵御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求生存,常常按年龄差异和体质强弱分成两个人群:一群是捕猎、潘摘果实的壮年男女;另一群是看管小动物、收藏猎获物和修建隐蔽场所的老人、儿童。老人们则肩负有照顾和教养儿童的责任,手把手地向他们他们传授有关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生产劳动的技能、日常生活的经验和行为规范等。这也可以说是远古时期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
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母系氏族社会又称母权氏族社会。这一时期的婚姻制度,成为普那路亚。母亲们是家庭中掌权者。母亲们负责照管和教育孩子,
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父系氏族社会又称父权氏族社会。由原来妇女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变成了男子在家庭生活中居于高位而进入父权氏族社会。大家庭中的全体成员和全部财产都受家长支配,家长又男子担任,儿童的教育则由父亲为主的大家庭来承担。
四、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是一种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度社会转化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除了培养劳动生产技能、社会生活习俗和道德规范外,也把学习军事方面的东西作为重要的内容。
从上述远古社会四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它呈现出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儿童是公有和公育的,教育的目的是为稳定一个家族的生存和繁衍。
第二,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形式和内容是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带有明显的原始性、简单性、家族性。
第三,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的教师,老人和成年女性是当然的教育者,驻地、洞穴、家庭及其围场是自然的教育场所。
第四,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远古时期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弃婴、杀婴、陪葬、祭神等迫害儿童的落后习俗,这是应加以否定的。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是示范与模仿,内容是劳动技能和生活习俗。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2年浙江自考英语(二)语法及翻译复习资料(8)
10-09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语(二)串讲笔记:lesson10-13
02-10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儿童文学概论》复习资料(4)
07-222022年浙江自考市政学复习笔记第十二章:城市经济管理
09-162024年4月浙江自考温病学复习资料:第八章
12-2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笔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
12-12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传播效果的类型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俄罗斯小说文体论复习资料第五章
10-08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斯巴达的学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心理测验学串讲笔记二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