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三:运动的基本规律 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五: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复习资料: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方针
05-162023年浙江自考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资料: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03-02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
12-06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06-07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30年代文学小说创作
09-24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史》-解放区文学概述
09-252022年浙江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九章复习资料
10-31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论幼稚师范教育
06-052022年浙江自考经济法概论复习笔记:第二章
08-22自考辅导资料:2021年10月《学前教育史》—雅典的学前教育
06-07